在小编有限的认知里,将抗腐蚀金属材料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铁基合金(耐腐蚀不锈钢)、镍基合金(Ni-Cr合金,Ni-Cr-Mo合金,Ni-Cu合金等)以及活性金属。
1、耐腐蚀不锈钢
主要是指普通的耐大气或海水等腐蚀的300系列不锈钢304、316L、321、317L、310S等;较强抗腐蚀能力的高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904L、254SMO、AL-6XN、1.4529;双相钢2205、2507等;含Cu的耐腐蚀合金20合金以及耐热的253MA、353MA、800、800H、840系列等。
3系列不锈钢和双相钢,大家都很清楚。每天司空见惯的,朋友圈里每天霸屏刷屏的。
对,就是说你,那个自称“风里雨里我在等你”在朋友圈刷屏销售的材料。
后面的高钼超级不锈钢、20以及800系列材料,从NI、CR、Mo含量上就与普通3系列材料就相差较大,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特钢100秒”相关文章了解。
2、镍基耐蚀合金
主要常用的有哈氏合金系列以及Ni-Cu合金等。
由于金属Ni本身是面心立方结构,晶体学上的稳定性,使得它能够比Fe能够容纳更多的合金元素,如Cr、Mo等,从而达到抵抗各种环境的能力;同时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尤其是抗氯离子引起的应力腐蚀能力。在强还原性腐蚀环境,复杂的混合酸环境,含有卤素离子的溶液中,以哈氏合金为代表的镍基耐蚀合金,相对铁基的不锈钢具有绝对的优势。
镍基合金不仅在诸多工业腐蚀环境中具有独特的抗腐蚀甚至抗高温腐蚀性能,而且具有强度高、塑韧性好,可冶炼、铸造、冷热变形、加工成型和焊接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石化、能源、海洋、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前就镍基合金分类小编已经详细讲过,不展开赘述。
3、活性金属
活性金属,这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提法,典型代表是Ti、Zr、Ta等,也具有很好的抗腐蚀能力。
其中,在以上几个活性金属中,最典型最常用的代表是Ti,钛材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在一些不锈钢无法适应的腐蚀环境,比如,高氯离子腐蚀环境、各类海水中。在氧化性气氛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来提供保护;一般不能用于还原性较强或者密封性较高(缺氧)的腐蚀环境中,与此同时,钛材的应用温度一般小于300摄氏度。
特别要注意的是,活性金属都不能用于含氟的环境(如氢氟酸环境,可以选用哈氏C2000、NiCu合金MONEL400等)。